雨伞
【活动目标】
- 1、认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雨伞。
- 2、了解雨伞的结构和使用方式。
- 3、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探究、动手动脑,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活动引入】
一、蘑菇雨伞的故事
小蚂蚁走着走着,忽然遇上了大雨。
喔哟,雨下这么大,该往哪儿躲呢?他见旁边有朵蘑菇,就躲到了蘑菇伞下面。雨越下越大。一只蝴蝶爬过来,对小蚂蚁说:“你看我身上全淋湿了,飞不起来了,让我也在这儿躲躲雨吧!”


小蚂蚁说:“哪儿有空地方啊,光我一个还嫌小哩!不过,来吧,一起来试试吧!”
于是,蘑菇伞下增加了一只蝴蝶。雨下得更大了。
一只老鼠路过,也要求挤一挤。小麻雀也来躲雨。
后来又来了一只小兔子。
“狐狸追我,我得在你们这里躲一躲。”
大家挤挤挪挪,给小兔子腾出来一块地方。
真的,狐狸来了,他问:“你们见没见一只兔子?”
“没有哇。”大家齐声回答。
狐狸挨近他们,用他的尖鼻子闻了闻,问:“他没有藏在这里?”
“你自己看,哪有地方啊?”
狐狸晃了晃大尾巴,走了。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大家从蘑菇伞下走出来。
小蚂蚁说:“原先光我自己还嫌地方小,后来加了蝴蝶、老鼠、小麻雀,还加了小兔子,地方也不太挤。这是怎么回事?”
一直蹲在蘑菇顶上的小青蛙哈哈大笑。他说:“小蚂蚁,你干吗不抬头瞅瞅给你挡雨的伞?”
啊,小蘑菇在哗哗的大雨中,悄声儿地变成大蘑菇了!
本节课将深入了解雨伞的起源、使用方法和雨伞的类型,以及雨伞的功能有哪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雨伞的起源
其实,关于伞的发明,民间有种种传说。流传较广而又有文字记载的还是那位神通广大的 “鲁班先师”。据说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媳妇云氏每天往返送饭,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鲁班在沿途设计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内暂避一阵。亭子虽好,总不便多设,而且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夏季雷阵雨,说来就来,以至"迅雷不及掩耳"。云氏突发奇想,“要是随身有个小亭子就好了”。鲁班听了媳妇的话,茅塞顿开。这位本领高强、无所不能的中国发明大王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安上活动骨架,装上把儿,于是世界上第一把 “伞” 就这样问世了。
而据《玉屑》记载,伞是鲁班的媳妇为关心终日在外劳作的丈夫而发明的。看来,若要申请专利,还是鲁班夫妇俩人共享比较合理,这伞的发明,是他们夫妻恩爱、相互关心的产物。
鲁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巧匠,同时代的孔老夫子,周游列国,难免碰上日晒雨淋,于是在他出行的车上便制作了一种固定的伞,既可遮风避雨也可遮阳避暑。这种随车固定的 “伞” ,在1989年发行的 J162《孔子诞生 2540周年》纪念邮票第二枚 “周游列国” 上便可一睹风采。
雨伞是用来防雨的工具,通常由伞柄、伞骨、伞布等部分组成。它可以防止我们被雨水淋湿,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风吹雨打的侵袭。


三、雨伞的使用方法
雨伞是大家在雨天使用最多的防雨工具,正确的选择和使用雨伞,也有一定的小窍门,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的使用雨伞呢?


- 打开伞: 将伞展开,让伞柄向下,确保伞骨和伞布完全展开。
- 握住柄: 握住伞柄,让手掌与指尖分别放在伞柄的底端和顶端。
- 打开文件扇骨架: 如果伞是折叠式的,则打开雨伞的扇骨架,按顺序将每个分骨架展开。
- 根据需要调整伞高: 如果要调整伞高,则抬高或降低雨伞柄位于地面的高度,以适应您的身高和环境。
- 提前使用雨伞: 在预计到有下雨的天气时,最好在出门前准备好雨伞。这样可以避免被雨淋湿。
- 靠近墙壁或树: 当下雨时,尽可能靠近墙壁或树木。这可以帮助保护伞以免在强风中受损。
- 关闭伞: 当雨停时,将伞柄按照相反的方式向下,将伞布折回雨伞的外壳内。此时每个伞骨应该被重新折叠,以确保下次使用时能够完全打开。
四、雨伞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雨伞可以有以下划分:
- 折叠伞和直杆伞:折叠伞是指能够折叠成小巧便于携带的伞,一般用于旅行或日常生活中。而直杆伞则是传统的散步伞,其杆子为一整根,无法折叠。
- 手动伞和自动伞:手动伞需要手动打开和收起,而自动伞则通过一个按钮或开关来自动打开和收起。
- 长柄伞和短柄伞:长柄伞一般长度较长,有时甚至超过了人的身高,但因为有足够的长度,所以可以保持伞与人的距离,不会让雨水淋到衣服上。而短柄伞则相对较短,适合在城市街道等狭窄空间使用。
- 透明伞和非透明伞:透明伞的伞布通常采用塑料或PVC材料制成,可以看见外面的景物,而非透明伞的伞布通常采用尼龙或涤纶等材质,不能看见外面的景物。
- 双层伞和单层伞:双层伞是指伞布由两层材质组成,中间夹了一层空气,可以保持较好的透气性和防风效果。单层伞则只有一层材质。
- 阳伞和雨伞:阳伞主要用于遮阳,而雨伞则主要用于遮雨。
雨伞是一种常见的遮雨工具,具有简单易用、便于携带等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雨伞的功能有哪些?
现在的时代越来越发达,雨伞的功能也被多样化使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雨伞的功能有哪些?
- 遮雨:雨伞大多数的时候作用还是用来挡雨的,因为我们是为了避免身体被雨水淋湿,从而导致我们感冒、发烧和身体不适,所以雨伞也是可以用来挡雨的。
- 遮阳:雨伞还有一些作用就是比较现代化的了,现在很多人避免被夏天的太阳晒黑或者夏天外出的时候,用来遮阳,让自己避免暴晒,从而把自己晒伤,所以雨伞也是可以用来遮阳的。
- 方便:雨伞便于携带和收纳,不会占用太多空间,方便随时使用。
- 防风:很多时候,在冬天的时候,我们也会带把伞,用伞来挡住冷空气,避免冷空气把我们的皮肤给吹裂,所以很多时候伞也是可用来遮风的。
- 美观:有些雨伞设计精美,可以成为时尚的配件,增加个人魅力。
在下雨的时候,街上人们都撑着什么,才能使他们身上不被雨淋湿呢?是雨伞对吧?那么雨伞又是什么结构能保证人们不淋湿,设计他的人很巧妙呢!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组建一把雨伞吧!
【活动准备】
本次所用零件:
梁 | 销 | 轴 | 连接器 | 齿轮 |
---|---|---|---|---|
1*3白色的梁【2】 | 黄色轴销【10】 | 4轴【1】 | 带一个交叉孔的角块【2】 | 24齿轮【1】 |
1*5白色的梁【1】 | 灰色光滑销【8】 | 12轴【2】 | 带两个交叉孔的角块【2】 | |
1*9白色的梁【4】 | 蓝色长销【4】 | 轴轴连接件【2】 | ||
1*15白色的梁【4】 | 正交双孔轴栓连接器【4】 |


【活动过程】
步骤图
雨伞通常由伞柄、伞骨和弹簧组成,我们也按照这样的组成来制作雨伞。
- 制作雨伞的伞柄。
- 制作弹簧和伞骨。
- 制作完成后,就可以组合成雨伞了。
第一步
将材料拼成一个伞柄。
使用的材料有:12轴2个、4轴1个、轴轴连接件2个。


第二步
将材料拼成一个弹簧。
使用的材料有:黄色轴销6个、1* 3白色的梁2个、1* 5白色的梁1个、带一个交叉孔的角块2个、带两个交叉孔的角块2个、蓝色长销4个。


第三步
将材料拼成四个伞骨,并将他们用齿轮组合起来。
使用的材料有:正交双孔轴栓连接器4个、24齿轮1个、黄色轴销4个、灰色光滑销8个、1* 9白色的梁4个、1* 15白色的梁4个。
注意:伞骨距离要相同,并且对称。


第四步
将伞柄、弹簧和伞骨组合起来,组合好后我们的雨伞就完成啦!


【问题思考】
一. 提出问题
1、雨伞是靠什么支撑的?
2、如果想要雨伞更稳固,需要增加什么零件?
二. 问题回答
1、雨伞靠伞骨和弹簧支撑,弹簧的支撑力将伞面撑开。
2、增多或增大雨伞的骨架,骨架稳定雨伞的结构。
【科学知识】
雨伞的结构
雨伞的结构包括伞柄、伞骨、伞面和伞布等部分。其中,伞柄是整个雨伞的支撑柱,伞杆连接伞柄和伞骨,伞骨则支撑伞面,伞布则包裹在伞骨上起到遮雨作用,通常由防水材料制成,如聚酯纤维、尼龙、PVC等,伞布与伞骨相连,形成一个整体。
当雨水落在伞面上时,伞面会形成一个凸起的曲面,而伞骨则会向外张开,使伞面保持张开状态,遮挡雨水。此时,雨水会顺着伞面流到伞边,然后流到伞尖处滴落下来。
在强风天气下,伞骨和伞面的结构也可以起到防风的作用。伞骨和伞面的结构设计使得伞面可以向外弯曲,从而减小受到风的力量,避免伞被风吹翻。
总之,雨伞的原理是利用伞面和伞骨的结构来遮挡雨水和防风,从而达到保护人们免受雨水侵袭的目的。
雨伞使用方式
使用雨伞时,先将伞柄握住,按下伞柄上的按钮或推拉开关打开雨伞。打开后可以调整伞骨的张开程度,使伞面更好地覆盖头部和身体。注意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碰到其他人或物品,以免造成损伤。
在收起雨伞时,先轻轻晃动一下伞面上的水滴,再按下伞柄上的关闭按钮或推拉开关,将伞面慢慢合并。最后可以用绳带或扣子将雨伞捆绑好,方便携带。
同时,在不使用雨伞时也应该注意存放位置,尽量避免阳光直射或长时间受潮,以延长雨伞的使用寿命。
【举一反三】
1、雨伞该怎么改进,让它成为自动雨伞呢?
2、大雨伞和小雨伞的区别在于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