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
【活动目标】
- 1、了解小鸟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结构。
- 2、设计并搭建一只小鸟。
- 3、让孩子在搭建中体验快乐,搭建完成之后在游戏中增添自信。
【活动引入】
一、小鸟学飞故事
鸟妈妈生了一窝可爱的鸟宝宝。最小的鸟宝宝长着粉色的羽毛,妈妈叫她小小。


小小最晚出生,长的也很小。妈妈总是喂她最多最好吃的东西。
鸟宝宝们长大了,开始跟着妈妈学飞了,只有小小呆在窝里一动也不动。
妈妈说:“小小,来一起学习飞行吧!”
“我还小,我学不会。”
哥哥说:“小小,一起飞到花丛中捉虫吧!”
“我还小,我学不会。”
姐姐说:“小小,一起飞到海里,听大海唱歌吧!”
“我还小,我学不会。”
一天一天过去了,哥哥姐姐们都会飞了,只有小小还是说:我还想我学不会。


小小趴在窝边眼巴巴的看着外边的世界,突然一不小心摔了下去。
小小吓坏了,拼命地扑腾着翅膀。
“救命啊,救命啊!”
咦?小小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飞起来了。
“原来我也能飞,能和哥哥姐姐一样,飞上高高的天空。”
本节课将深入了解小鸟的起源、介绍小鸟和小鸟的种类,以及鸟类的活动范围。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小鸟的起源
小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 1.5 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当时,恐龙统治着地球,而小鸟则是恐龙中的一支。最早的鸟类被称为始祖鸟,它们大约生活在 1.5 亿年前左右的中国。
始祖鸟身长约 30 厘米,外形像鸟但也具有恐龙的特征,如拇指上还有爪子。从化石记录来看,始祖鸟可能是树栖动物,善于滑翔或跳跃。


随着时间的推移,鸟类逐渐演化出了更加复杂的形态和行为。它们逐渐失去了恐龙的特征,如牙齿、尾巴和爪子,逐渐发展出羽毛和飞行能力,并且逐渐适应了多样化的栖息环境,包括陆地、水域、极地等。
今天,鸟类已经成为地球上最多样化的脊椎动物之一,全球有超过 1 万种不同的鸟类,它们分布在各种环境中,并且发挥着重要的生态角色。
三、小鸟是什么?
小鸟是大自然中最活泼最可爱的动物,优美的身姿、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的羽毛、婉转动听的鸣唱、复杂多样的行为,给我们带来无限欢欣和愉悦,深受人们的喜爱。
小鸟是鸟类中体型较小的种类,通常指不超过麻雀大小的鸟类。它们通常具有轻盈的身体、短尾巴和细长的嘴巴,以及丰富多彩的羽毛。小鸟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作为花粉传播者、昆虫控制者以及食物链的一部分,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古以来人们就从鸟那里获得许多启示:鸟的流线形体形,翅膀的形态结构及翱翔行为都给人类的飞行器研制提供了有力的启发。鹰、鸽子等鸟的眼睛对运动目标观察的高度敏锐,人们模仿制成的跟踪仪器,用于对飞机和导弹的预警追踪。
四、小鸟的种类
小鸟的种类非常多样化,包括鹦鹉、鸦科、鸽子、啄木鸟、雀科等等。它们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例如森林、草原、湖泊、城市等等。由于其灵敏的感知能力和敏捷的身体机能,小鸟也成为了很多人观赏和爱护的对象,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保护小鸟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五、鸟类的活动范围
相信许多人都知道,并不是所有鸟类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根据鸟类的活动范围和移动距离,大致可以分为留鸟、候鸟和漂鸟。
留鸟指的是终年栖息于同一地域的鸟类,例如喜鹊、麻雀等鸟类一般不迁徙,甚至终其一生也没有离开过它们出生的地方。


候鸟指的是一年中按一定的时间规律南来北往,例如燕子、大雁、白鹭等都是属于典型的候鸟。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鸟类,鸟类科学家还将候鸟细分为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三种类型。
漂鸟指的是一些留鸟在繁殖结束后,会离开它们繁殖期生活的小家园,居无定所,什么地方能找到更多更好的食物就飞往什么地方。


燕子飞往的“南方”,究竟是哪里?
大多数人都知道,每年冬天燕子会到温暖的“南方”过冬,可是在我国南方生活的小伙伴却表示,为何在冬天很少见到燕子的踪迹呢?
随着技术的发展,鸟类科学运用卫星追踪、雷达探测、环志、望远镜观察等手段,逐渐揭开了燕子的迁徙行踪之谜。
燕子越冬的 “南方”,不是我们认为的中国的南方,其实是指赤道附近,甚至是南半球。
秋意渐浓时,燕子会逐渐集成大群,携儿带女乘着强劲的北风向南方进发,我国境内的大部分家燕会一路向南迁徙,会到达东南亚、澳洲等地过冬,一些家燕甚至飞往南非地区。


今天我们搭建一个会飞的小鸟,小鸟是怎么飞的,翅膀挥动就可以飞?请小朋友伸出双手,上下挥动,看感觉怎么样?小鸟整天飞,为什么不累呢?我们一起来搭建一个小鸟,来探究它为什么不累呢?
【活动准备】
本次所用零件:
梁 | 底片 | 轴 | 销 | 轴套 | 连接器 | 轮 | 其它 |
---|---|---|---|---|---|---|---|
1*4蓝色镶嵌梁【2】 | 2*8蓝色底片【1】 | 2轴【1】 | 灰色光滑销【2】 | 灰色轴套【1】 | 带两个交叉孔的角块【4】 | 滑轮【2】 | 十字口镶嵌积木【2】 |
1*2蓝色镶嵌梁【2】 | 4轴【1】 | 黄色轴销【4】 | 黄色半轴套【5】 | 带一个交叉孔的角块【2】 | 30.4 * 14轮胎【2】 | ||
4*6蓝色角梁【1】 | 6轴【1】 | 蓝色长销【2】 | 正交双孔轴栓连接器【1】 | 18*14轮毂带圆孔【2】 | |||
3*7蓝色双角梁【2】 | 8轴【3】 | 1/2连接销【2】 | 小轮胎【2】 | ||||
1*9白色的梁【2】 | 12轴【1】 | ||||||
三角梁【1】 |


【活动过程】
步骤图
小鸟通常由鸟头、鸟身和鸟翼组成,我们也按照这样的组成来制作小鸟。
- 制作小鸟的鸟头。
- 制作鸟身和鸟翼。
- 制作完成后,就可以组合成小鸟了。
第一步
将材料拼成一个稳定的鸟身。
使用的材料有:4轴1个、12轴1个、6轴1个、4* 6蓝色角梁1个、3* 7蓝色双角梁2个、黄色半轴套4个、30.4 * 14轮胎2个、18* 14轮毂带圆孔2个、滑轮2个、小轮胎2个、蓝色长销2个、正交双孔轴栓连接器1个。
注意:第一个轮胎是提供小鸟行走的,第二个轮胎是驱动小鸟翅膀。


第二步
将材料拼成一对可以活动的鸟翼。
使用的材料有:1* 9白色的梁2个、黄色轴销4个、灰色光滑销2个、带两个交叉孔的角块4个、带一个交叉孔的角块2个、8轴3个、灰色轴套1个、三角梁1个、1/2连接销2个。
注意:鸟翼要对称,且距离相等。


第三步
将材料拼成一个鸟头。
使用的材料有:1* 2蓝色镶嵌梁2个、十字口镶嵌积木2个、1* 4蓝色镶嵌梁2个、2* 8蓝色底片1个、2轴1个、黄色半轴套1个。


第四步
将鸟头、鸟身和鸟翼组合成起来,组合好后我们的小鸟就完成啦!


【问题思考】
一. 提出问题
1、小鸟为什么能飞起来?
2、小鸟是身体结构是什么形状?
二. 问题回答
1、因为小鸟是通过扇动翅膀使气流向身体的后下方流动,让后方的空气给身体一个反作用力,从而产生上升力。当升力超过小鸟重量时,小鸟就会起飞。
2、小鸟为了适应飞行需要,整个身躯呈流线型分布,因为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阻力。
【科学知识】
小鸟为什么能飞起来
小鸟之所以能够飞行,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具有适应空中运动的优势。
首先,小鸟的骨骼非常轻巧而坚固,骨头内部充满了空气,这使得它们在飞行时不会因为重量过大而难以支撑自身。同时,小鸟的胸肌也非常发达,可以提供强大的飞行动力。其次,小鸟的羽毛具有精细的设计和结构。羽毛由许多细丝组成,每个细丝上还有许多小枝条,羽毛之间也可以相互咬合。这些特点使得羽毛可以承受复杂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并产生足够的升力来支持小鸟的飞行。此外,小鸟的翅膀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肌肉运动调整自身在空中的姿态和速度,从而实现高度灵活的飞行。
总之,小鸟之所以能够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它们拥有独特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们能够适应和掌握空气动力学效应,从而实现在空中运动的能力。
小鸟的生活习惯
小鸟的生活习惯因不同种类而异,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 食性:小鸟的食性多样,有肉食和草食。肉食性的小鸟包括鹰、隼、猫头鹰等,它们以其他动物为食;草食性的小鸟则吃植物的种子、果实和花蜜等。
- 繁殖:大多数小鸟在春季开始繁殖,它们会找到合适的巢址筑巢,并孵化出幼鸟。孵化期间,一般由母鸟负责孵蛋和喂养幼鸟,父鸟则负责觅食。
- 迁徙:许多小鸟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这是为了寻找更适合的生存环境和食物来源。迁徙的距离和时间取决于不同种类的小鸟,有些小鸟甚至需要长途远足。
- 社交行为:大多数小鸟都是社交性的动物,它们会组成群体一起觅食、迁徙和繁殖。有些小鸟甚至会表现出互相合作的行为,例如蜜蜂鸟之间会互相喂养。
总之,小鸟是一种神奇而多样化的生物,它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给我们带来很多探索和发现的机会。
【举一反三】
1、你能设计一个会自动起飞的小鸟吗?
2、想一想,飞机和小鸟之间有什么共通点?